人工智能技术网

“BIM+” 赋能智慧工地

“成了,这个模型总算和平台对接上了!”2018年夏,深夜的合肥高新区一栋大楼里,传出欢呼声。这是来自中国能建华东建投安徽电建一公司年轻的BIM团队,又突破了包河拆迁复建项目的一个BIM 5D平台应用,通过BIM模型,实现了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和技术的全方位信息化管控。
  就是这支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团队,初生牛犊不怕虎,短短两年,从懵懂茫然,到运用娴熟,将BIM技术广泛赋能火电厂、输变电、地下管廊、道路、桥梁、房建、装配式变电站,助力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小荷才露尖尖角


  BIM工作室牵头人朱旭峰介绍,BIM技术主要是表现建筑物理、功能特性和对设计、建造、运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数字技术。“依托信息数据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数字技术仿真模拟工程项目,形成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直观形象,借助技术分析手段,实现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工作室成立之初,大家毫无经验,两个月内,朱旭峰和团队成员参加各种BIM培训及讲座,搜罗业内知名企业的BIM应用案例,整理研究主流软件,恶补硬件和网络知识。
  BIM工作室长期坚持技术知识分享、头脑风暴式讨论、借鉴QC小组活动,以PDCA循环方式不断改进工作质量、开展多层次培训、在交流中教学相长、灵活运用轻量化软件程序及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团队的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和效率管理水平。


共建精彩地下廊


  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一期工程PPP项目是国家试点城市示范工程,也是该公司第一个PPP高端模式项目。成了工作室首次大展拳脚的机遇。
  开工前,BIM工作室提前进驻现场,对施工现场的“八区一路径”进行预先模拟布置和优化设计,利用三维图片或漫游动画技术交底,通过各种“BIM+”融合技术,创造工程项目良好开端。
  为了打破合肥综合管廊的传统实地参观现场的模式,项目部在“智慧工地”的建设过程中,实现VR技术现场应用,BIM工作室利用航拍、监控系统提供现场形象素材,模拟到电脑画面上,通过VR设备转接,便可身临其境。
  由于管廊项目为全敞开式、线性工程,建设工期紧,高峰期几十个施工流水段同时开工,为了确保进度和安全质量,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航拍,对现场施工动态监控,通过空中非侵入方式获取现场堆场和土方全面、准确的数据,再配合后期专业航测处理软件,可生成地图和三维数字表面模型,用于地形建模、体积测量等,并快速、准确地测量土方量,为土方工程结算提供有力依据。
  在工作室不懈努力下,合肥高新管廊项目率先应用了BIM三维场地布置和技术交底、文明施工策划、BIM图纸会审、BIM4D工程进度模拟、模板脚手架设计、碰撞检查、BIM+协同云平台、BIM+有限元分析技术、BIM+VR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大大提升了项目的管理能级,也减少因工程错漏碰缺、土方漏算带来的损失,产生经济效益900余万元。


多元业务全覆盖


  在临庐产业园PPP项目、林州PPP项目、合肥包河区复建工程、哈密光热、清溪路110kV装配式变电站等项目成功推广BIM技术,结合技术难题“私人定制”BIM技术“一站式”解决方案。在古泉特高压换流站项目,实现了重点区域的现场视频实时监控、劳务实名制、安质环APP、塔机安全监控系统、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智能水、电表、材料出入库APP、二维码应用、安培在线、BIM技术应用、VR安全体验、环境智能监测等应用,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为项目“零事故”投产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在火电业务上,BIM技术也展示了神奇效用。承建的神皖庐江电厂新建工程中,电厂管道系统众多、错综复杂,尤其是小管道遍布主厂房的各个角落,与施工现场随机排布,容易发生相互碰撞。组员曹俊杰介绍:“BIM技术具备的三维可视化、参数化特性,可以预先对主厂房、设备和小管道进行三维建模与设计,提前排除错漏碰缺问题。”
    但是,这项技术鲜有综合火电项目中的使用案例。BIM工作室决心啃下“硬骨头”,他们奔赴现场,和技术员一起对照图纸,在施工作业区域跑了个遍,一点点完善BIM模型。为了摸清管道、阀门站的布置选择、小管道的具体走向,BIM工作室特地叫上专业技术负责人亲身讲解,在建模的同时又学习了安装知识。小管道模型建立完成后,BIM工作室“趁热打铁,举一反三”,研究了分系统的管道配色的问题以及后期BIM技术交底模型的展示问题,经过不断研究和突破,最终完成庐江电厂项目小管道二次设计BIM技术应用。
  大功告成后,项目业主、总包及监理前来观摩。“太直观了,看的一清二楚,以前现场来回消缺费老大劲,现在直接省去了这个麻烦,安徽电建一公司真厉害!”业主负责人竖起大拇指。


引发全民学习热


  随着BIM工作室在公司名气渐涨,越来越多的人对BIM技术应用产生了好奇,每天都有同事登门造访。朱旭峰和团队感到振奋之余,也开始琢磨:“如果BIM技术能在全公司范围内普及,哪怕略懂皮毛,也是一种进步啊。”
  说干就干,在公司领导支持下,6月21日晚,BIM工作室精心策划的BIM基础知识培训精彩上演,本部职工纷纷报名参加,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近20个远程项目部通过视频连线参与学习。在连续两个晚上的培训中,朱旭峰和团队依次介绍了BIM概念及基础知识、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各行业的应用、BIM主要软件操作流程介绍、应用案例的分享等,还当场建立了BIM交流学习群,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了优中选优,今年8月,BIM工作室还精挑细选了40多位年轻学员,到公司参加脱产式培训,学习Revit快速入门,建筑、结构、机电建模、Revit族及体量、Navisworks软件应用,以及BIM项目实施流程等课程。“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只要有热血、有梦想,我们一定可以从小苗长成参天大树。”朱旭峰坚定地说。


开启挑战新征程


  BIM工作室成立后,从2017年开始征战国家级、省部级的各类BIM比赛,每次和来自“高手”同台比武过招,毫不露怯,心态平稳、正常发挥。第一次获得安徽省BIM大赛二等奖,第二次更是捧回了全国“优路杯”BIM大赛铜奖。他们还申报了2项专利,参编2项地方标准、规范等标准、获得1项QC成果,8次个人荣誉。
  随着公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BIM工作室主动延伸研究范围,在基础设施、地铁、隧道、涵洞、污水处理厂、化工行业、超高层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方面开展BIM技术研究。“BIM在装配式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城市轨道交通三维管线综合技术研究”、巡检机器人技术在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中的应用等课题研究已经开始。
  BIM工作室通过多方合作,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咨询公司、软件科技企业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力争将BIM技术、智慧工地信息化技术在公司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团队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研究“BIM+”技术,同时也希望通过长期的智慧工地数据积累,形成企业项目管理的大数据库,实现项目“数据式”管理,促进管理流程优化再造,助力企业做出更准确、有效的决策。

人工智能技术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851688011@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新闻 » “BIM+” 赋能智慧工地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