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成立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开通家长咨询热线 打造立体平台 助力智慧育人
浦东新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成立仪式现场,学校的德育教师和3名家长模拟了一个面询场景。
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家庭教育不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是近年来浦东积极探索实践的一大课题。■本报记者 吴燕
12月12日,浦东新区38所获得“2018年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的学校获得表彰,新区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浦东新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正式成立,它将服务浦东的近百万学生家长,承担新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工作的规划、统筹、协调、培训、研究、服务等工作。
专家智库助力
强化中心研究功能
浦东新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设在浦三路385号,与浦东新区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同址合署办公。中心拥有热线接听室、情绪疏导室、减压室、咨询室、亲子阅览室、亲子活动室等15个功能室,未来将借助和整合社会各方的家庭教育资源,为浦东的近百万学生家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力促科学育儿、智慧育人。
按规划,未来中心将积极打造先进家庭教育理念交流平台,构建区域家庭教育支持系统;开展家庭教育系列讲座,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指导,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提高家庭教育研究质量,普及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培训家庭教育指导骨干,壮大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总结家庭教育相关经验,示范区域家庭教育工作。
着眼于中心的规范管理以及长远发展,新区教育局会同区文明办、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区妇联和区卫生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浦东新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管理委员会”。
此外,10位早期教育、青春期教育、社会学、家庭发展研究等领域专家受聘组成了“浦东新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其中包括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兼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宁建,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沈之菲,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茅红美等。
“未来,我们将强化中心的研究功能。”浦东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家庭教育存在针对性、实效性不够等问题,家庭教育指导队伍的规模和专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区将通过加强调查研究,致力于将中心建成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的研究中心、宣传引导中心和实践指导中心。浦东还将加强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组织、调动和发展新区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使之成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引擎。
贴心服务升级
开通家长咨询热线
当日,一条服务于浦东近百万学生家长的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与原“浦东新区青少年心理咨询公共服务热线”两线并一线(热线号码:4008206235),开始接听家长的咨询电话。浦东的家长们如果在家庭教育中遇到困惑,或者由于家庭教育引发自身的心理问题,都可以拨打热线求助。如果热线还不能解决困惑,家长可通过热线预约,在浦东新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获得心理咨询师及家庭教育专家的面对面帮助(面询时间:周六、周日13:00—16:00)。
成立仪式现场,一名学校的德育教师和3名家长模拟了一个面询场景。面询现场,3名妈妈集体吐槽: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上不是一个好队友,是家庭教育的“缺席者”。“你们有试过在带娃这件事情上表扬爸爸吗?”身为一名父亲,男教师向3名妈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得到的回应是:“好像真的很久没表扬过了。”“我就是想表扬,也不知道怎么开口,觉得有点肉麻。”
结合自身经历,咨询师告诉3名妈妈,与其抱怨爸爸做得不到位,不如给爸爸充分的锻炼机会,并结合具体事例给予充分鼓励,一句“瞧,孩子和你玩得多开心!”“数学题还是爸爸分析得透彻”,就能激发和提升爸爸育儿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此外,妈妈需要尊重爸爸带孩子的方式,少点苛责多点鼓励,并尝试在布置任务时给出尽量清晰、具体的指令,“不信你们可以回家试试,坚持一段时间,爸爸会不会有所改变,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逐渐成为你的好队友。”
据悉,浦东正积极探索构建区域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已打造了“空中父母学堂”“非常家长慧”等家庭教育指导品牌,推出了“日读”“周问”“月听”“乐动”等家庭教育服务项目,未来将为家长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指导内容,加强对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助力浦东百万家庭智慧育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851688011@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人工智能产业 > 智能物联 » 打造立体平台 助力智慧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