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网

东新街道:“黑科技”助力施工现场进入智慧时代

一直以来,工地管理都是综合执法和监管最头疼的环节之一。如今,让工地长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得到隐患、听得到噪音、闻得到粉尘、喷得出水雾……这些都在杭州市主城区的东新街道内变成了现实。作为杭州大城北建设的“桥头堡”,该街道近年来持续处于城市有机更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蝶变期。辖区内62个在建工地为街道带来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环境整治带来了挑战。为此,东新街道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不断创新探索建筑工地环境整治新模式,实行建筑工地环境整治“综合查一次”机制以及“工地联盟”“三色管理”等配套措施,以综合性执法检查、数字化闭环处置、网格化源头管理等方式,显著提高建筑工地管理效能。

“数字赋能”推动执法规范有序

“一支队伍管执法”是“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必修课”。这支队伍怎么建、怎么管、怎么用,每一步都是一种探索。对东新街道来说,这是一支“街道统筹、平战结合”的队伍。平时根据职责分成综合管理队(包括网格社工、特保队员、协勤人员)、各执法部门(包括综合执法队、公安、交警、消防等)和管家团队(包括路面、市政、河道等清洁养护团队等),遇到紧急情况时,这些队伍就会由街道统筹管理、集中调配,以发挥“以不变应万变”的效能。

队伍有了,那么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在建工地形成处置闭环?先拉清单。东新街道系统梳理了建筑工地环境整治中的重点问题、易发问题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扬尘管理、占道施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噪声管理等9个重点检查领域,进一步明确42项执法检查内容,形成“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清单。

接着,构建问题发现、分析研判、指挥调度、综合处置4个环节的闭环流程,充分利用数据流转代替问题信息手动传达,实现24小时即时发现、立即处置、迅速反馈。尤其是通过东新街道的数字驾驶舱大屏,执法人员可通过慧眼AI模块,利用高清摄像头快速、有效地捕捉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是否穿着反光背心、佩戴安全帽等行为;当捕捉到不规范行为后会第一时间短信通知管理人员加以处置,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999.jpg

为精准提高执法效能,东新街道还通过大数据系统生成“高发易发问题”趋势图,精确指导问题防范。如今年夏天高温不退,数据分析提示扬尘管理中非施工作业区裸土未硬化覆盖问题发生概率较高,街道立即组织综合力量开展预防性检查,实现了问题从“事后整改”到“事前预防”转变。

“三色管理”构建共管良性循环

东新街道还对62个在建工地实行了“红、黄、绿”三色分类管理,将“综合查一次”检查情况和问题交办量、投诉量、处置率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生成各工地的三色评价。对存在极少量、轻微问题的工地挂绿牌;对存在一定问题或整改效率较低的工地挂黄牌;对问题多、投诉多、居民反映强烈的工地挂红牌。

颜色确定了,那么以往工地管理力量分配靠经验判断的弊端就避免了——街道会根据各工地三色评价,动态、科学地分配执法力量和管理资源,并“派单”监察联络员、网格员等队伍力量开展近距离监督。比如对挂“红牌”工地安排力量重点关注、定时复检,尤其是对投诉多、居民反映强烈的工地,街道执法队伍联动社区监察联络员走访周边居民,对该工地整改情况进行评价;对挂“黄牌”工地加强常态巡查,定期开展“回头看”;对挂“绿牌”工地实行随机抽查,自行整改,以此在建筑工地整治中逐步形成正面导向和良性循环。

街道还引导施工单位组建“工地联盟”,通过以大带小、以强补弱等方式,发挥“绿牌”工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定期召开工地负责人联席会议,组织建筑企业“互学互看”等活动的方式,营造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提高建筑工地自我监管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851688011@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人工智能产业 > 智能物联 » 东新街道:“黑科技”助力施工现场进入智慧时代

感觉不错,很赞哦!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