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智能设备不断发展更新,5G、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为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是消费者手上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仍不够智能,这向科技行业提出新要求。8月30日,科技企业OPPO在2022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最新的ColorOS 13操作系统和自研的智慧跨端系统——潘塔纳尔,直面上述行业痛点。在尊重用户选择多样性的同时,打破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差异和限制,将不同设备真正连接起来,并通过融合计算,产生以人为中心的泛在服务,实现服务“找”人,设备无界。
在经济增长需要转换动力,科技发展需要新突破,公司业绩需要新机遇的时候,OPPO明确以构建开放生态来破局,向外界清晰展示了其转型战略——跨端融合,开放共生。开放生态——产业创新的准确诠释不同品牌的不同设备,在硬件能力、软件系统上具有差异,导致跨设备的用户体验不佳。如何基于消费者需求提供全场景、一站式的连贯服务,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地点推荐精准的服务,成为科技行业的一项挑战。
OPPO一直以来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设备见长,其ColorOS全球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突破5亿,但潘塔纳尔的战略目标则更加宏大——构建开放生态,让更多品类、品牌的产品能加入其中。作为拥有庞大用户群的科技企业,OPPO走在了产业创新的前沿,潘塔纳尔的提出正是最好诠释。
构建开放生态是一项难事。既需要强大的技术架构与核心技术能力,也需要获得更多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加入,才能让潘塔纳尔的生态变得生机勃勃。
因此,OPPO在生态战略上提出了“三个坚持”。第一,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让设备与技术服务于人,坚持对用户有价值的事情。潘塔纳尔的推出,既是响应多场景、多终端、服务随人流转的万物互融时代需求,也是充分尊重用户对硬件的选择权。第二,坚持底层核心技术创新,通过芯片提供无感连接的硬件基础,软件提供服务无缝流转的管道,基于云的AI提供意图理解和服务推荐。这些基础技术的布局,为潘塔纳尔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第三,坚持开放、共生和共荣,共建生态。“三个坚持”贯穿潘塔纳尔从无到有的研发历程。
据介绍,潘塔纳尔可以被看作一个中间件(Middleware),能够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从而实现不同设备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服务层面,基于知识图谱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潘塔纳尔能让设备像人一样拥有理解和分析的能力,也就是能够感知用户、设备和环境的状态,进行推理和决策,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办公方面,用户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上滑”,文档即传送到身边的PC或平板上实现接力工作。潘塔纳尔还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例如用户可以在订票后获得设闹钟、提前打车、缓存视频内容的提醒,而提醒的设备不仅仅来自手机,也可来自耳机语音、手表等。通过不同的设备相互进行管理,也为家庭安全构筑城墙。车机互融——已经来临的“第三空间”2022年8月24日, OPPO、上汽集团、上汽零束宣布成立联合实验室,并发布以用户为中心的车-机跨端融合解决方案——生态域。这标志着,OPPO正式进入车机领域。
生态域凝聚了OPPO和上汽两大品牌在智能手机、汽车和其他智能终端设备的用户洞察和技术积累,融合了OPPO潘塔纳尔智慧跨端系统和上汽银河全栈平台的核心能力,实现了手机-汽车两大超级终端的“系统互融、资源互享、数据互信”,为用户带来更加智慧、安全、无负担的出行新体验。目前,双方已初步确定生态域产品形态和基本技术框架,并在数据安全、技术运营、生态服务、标准制定等多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与创新,布局超过百项的专利。OPPO副总裁吴恒刚表示:“ OPPO 通过开放手机的软硬件能力,帮助产业链上下游减少开发周期和成本,让手机 × 车机 × IoT 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快速产业化。”
5G时代,每一辆行驶的汽车都能成为庞大的数据交换系统,或将成为未来最庞大的末端终端之一。而OPPO与上汽等汽车主机厂共同打造的车机解决方案,会将汽车座舱打造成除办公室与家之外的第三空间,让服务在手机和汽车之间无缝流转。例如,将手机上的导航,无缝流转到车机屏幕上接力显示,或通过调用汽车摄像头和手机算力,带来沉浸式的AR导航体验,未来出行方式的智能化正逐步实现。
协同——未来终端入口的时代共鸣
潘塔纳尔的发布与数字时代共鸣。
以此为基础,OPPO已经与多家车企达成合作,全系多款手机可以全面支持数字钥匙解锁车辆;在潘塔纳尔开发过程中,已有21个生态合作伙伴与OPPO潘塔纳尔达成合作关系,场景涵盖生活服务、出行、娱乐、办公等,也证明了市场对开放生态的肯定。
“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此作为名字,也充分表明OPPO希望潘塔纳尔系统以最大的开放性及友好性,构建一个人人可参与的数字世界。
内容来源: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人工智能技术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851688011@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人工智能产业 > 智能物联 » “跨端融合”,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