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网

从计算机走向无人机

初冬时节,皖南腹地。无人机控制舱内,一名文职教员双眼紧盯硝烟弥漫的虚拟战场,看一架架无人战鹰在方寸屏幕间盘旋呼啸。这是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首次进行某新型无人机实飞。

“立即查看X号无人机侦察情报图像!”接到上级指令后,只见她击键如飞,屏幕上迅速显现出一幅侦察图像。判读目标、读取数据、图像处理、目标识别、生成报告……一眨眼工夫,目标区域图像和数据尽收眼底。“地面目标坐标为X、Y、Z,建议立即进行火炮射击修正。”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她叫汪玉美,是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无人机系情报处理教研室副主任。

“作为一名文职人员,没有几手真本领,别说担当重任,能否在军事专业教学中立得住脚,都是一个问号。”采访中,无人机应用系主任张罗政告诉笔者,汪玉美从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先后经历了网络工程、军事测绘、情报处理3个教研室,教学课程涉及计算机网络原理、程序设计、无人机兵器原理等多个领域,主持和参与编写了《无人机图像处理》等多部教材。

在同事眼里,汪玉美是个“香饽饽”,几个教研室抢着要。其实汪玉美心里清楚,事业前进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一次次华丽转身,并非她有什么超常的天赋,只不过比别人付出得多些。

因为热爱,所以无悔追求。每一次转行跨越,汪玉美都视为人生中一次新的挑战、战场上一轮新的冲锋。去年,无人机应用系重新调整组建,一纸命令把汪玉美调到了无人机情报处理教研室。

隔行如隔山。面对全新的教学领域,许多专业术语听都没听过,这道坎怎么跨?汪玉美决心以归零心态和起跑姿态从头开始。她拿出“拼命加玩命、苦干加实干”的劲头,四处拜师学艺。一有空就去聆听老教员的精彩授课,遇到问题就拉着同事虚心请教;没事就扎到训练场上,把学院所有列装的无人机都摸个遍;每次教案出炉想方设法缠着教研室领导请求指导把关。很快,她就在情报处理专业教学中崭露头角,还自主研发了“无人机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系统”。年初,她被任命为情报处理教研室副主任。文职人员担任军事教研室领导,在全院传为美谈。

今年8月,一批无人机专业改训学员来到学院。由于此前从未接触过无人机,专业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学员听课颇感吃力,课堂效益大打折扣。汪玉美捕捉到这一信息后,第一时间向教研室领导申请开发辅助教学系统。在她的牵头主持下,经过集中攻关,一套测量平差教学实验软件“新鲜出炉”,抽象的误差分析、晦涩的公式理论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当学员们发现自己竟然能把模糊图像处理得清晰可见,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学习热情也跟着高涨起来。

前不久,学院列装了几架某新型无人机,从各教研室抽调精干力量进行作战运用研究。因为任务特殊,精通侦察图像处理的汪玉美作为唯一一名文职人员,加入了这个团队。

“作战运用?”一听这个字眼,汪玉美不禁乐了,一不小心竟然成了一名“打仗教员”。称呼虽然好听,但汪玉美心里清楚,要想真正成为无人机作战的“智慧大脑”,还得费一番工夫。好在有了前几次转行的经验,她并不紧张,很快就掌握了新型无人机的图像处理和作战运用仿真技术。

“能为我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贡献微薄之力,这是我的职业荣光,也是我的军旅梦想和人生追求。”望着一架架无人机在屏幕上实时生成的战场图像,汪玉美露出欣慰的笑容。

人工智能技术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851688011@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人工智能产业 > 低空经济 » 从计算机走向无人机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