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导航定位技术的高精度化,特别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完善,北斗导航定位芯片技术的提升,高精度定位在无人机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自从无人机进入大众视野之后,围绕它的话题热度就从来没有降低过。无人机的应用也是相当广泛,大众比较熟悉是消费级的无人机产品,比如各类航拍无人机,以及便携式无人机等。但在一些行业里,工业级无人机的应用甚至改变了行业的规则和面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高精度定位在工业级无人机上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无人机的数据传输通讯方式,这也是基于地基增强的高精度解决方案中,RTK差分数据播发的关键环节。目前无人机的数据传输通讯方式主要有三种:电台、WiFi、以及运营商公网。无人机首选使用的都是电台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及我国频谱使用情况,规划840.5-845MHz、1430-1444MHz和2408-2440MHz频段用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它的通讯距离一般在15-30KM之间,广泛应用于军警、植保、航测等各类工业级无人机。其次是使用WiFi的数据通讯方式,频段一般选择2.4GHz,通讯距离在600-800M。据说某企业通过特殊技术,可以将通讯距离做到1-2KM,理想环境可达5KM。最后是移动运营商的3G/4G公网,移动运营商网络在高于地面300米处即没有信号,而无人机飞行正常作业高度都在地面300~1000米之间,在高于300m以上的位置,无人机很难获取相应信号,这样就无法保证高精度地基增强基站和机载流动站之间的实时通讯,所以一般很少采用。
目前市面上的工业级无人机高精度应用模式简单概括为两类:第一类是“临时飞行模式”、第二类是“常规飞行模式”,两类模式采用的都是基于地基增强站的高精度解决方案,其原理还是使用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做基础。
对于临时飞行模式,无人机厂商在销售时一般会配套提供便携式的高精度定位基站桩。
而对于常规飞行模式,主要是面向执行大面积飞行区域的任务要求,相关厂商也会提供固定式的基站解决方案。
据华大北斗的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无人机定位解决方案大多采用了国外厂商的芯片模块,且采用双芯片或三芯片多路备份方案,主要原因在于无人机厂商在充分考虑“摔机”风险成本后,认为冗余的稳妥解决方案最为可靠。
另据了解,目前无人机厂商采用的定位芯片虽然均为单频GPS芯片,但对多系统、多频的高精度芯片产品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国内目前已有芯片厂商基于自研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芯片推出了面向高精度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业级无人机就可以在“中国芯”的驾驭下驰骋长空了。
人工智能技术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851688011@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人工智能产业 > 低空经济 »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芯片高精度定位引领工业级无人机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