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架飞机落地后,人们总会看到一台或多台长达10多米至30多米的登机桥慢慢滑动并伸缩调节,直至靠近并精准对准接机舱门,登机桥口都有一位“驾驶员”像开车一样在操作台上进行现场操控。你有没有想过,登机桥也能无人驾驶呢?
今年10月,中集集团旗下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天达”)与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签署合同,前者将完成全球首款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的研发。近日,这款产品的首台样桥在深圳中集空港基地检测成功,双方正商讨商用进程,预计2019年底首批无人驾驶登机桥将在阿姆斯特丹机场实现大规模使用。
无人驾驶需攻破四项核心技术
随着空港行业对设备自动化要求的提升,以及对人力成本减缩的需求,是否能够让登机桥实现无人驾驶,自动对接,成为登机桥行业具有挑战的难题。
由人为控制转为机器自行驾驶,对接难度更将上升几个梯度。“如何从运动控制上平衡这样大型桥体自身的运动惯量,需要大量基础数据验证从而优化运动控制方法。” 中集天达运作事业部副总经理梁乐贤说。
梁乐贤告诉记者,登机桥要实现无人驾驶,主要需突破四项核心技术:一是机器视觉舱门识别技术,成熟的技术要实现全天候在各种复杂的工况下对舱门进行准确和可靠的识别和定位;二是实时路径规划技术,即登机桥识别出舱门目标后,需对路径进行最优路径规划;三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路线规划后,需要采用实时转换指向控制算法保证登机桥自动调节方向和高度等,准确对接飞机舱门;四是智能防撞技术,这需要智能软硬件识别技术实现对飞机和邻近障碍物的智能防撞和避让,自动绕过障碍物,最后“温柔”对接机舱门。
在国际市场,中集天达登机桥产品已占有40%以上的份额,遍布69个国家或地区的200多个机场。上述四项核心技术的全面突破,让中集天达在全球首次实现无人驾驶登机桥的研发成功。
全球应用和验证促成产业化
这些“黑科技”味十足的技术并非一蹴而就。近几年,总部位于深圳的中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阿联酋迪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等机场的登机桥中,已陆续尝试让上述部分核心技术在现实中得到应用和验证,最终促成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全面突破,达到可靠集成应用阶段。
据了解,无人驾驶登机桥技术实现后,操作人员只需在系统中设置好程序,远程按执行键,登机桥就能自动与飞机舱门实现安全无缝对接。这将使得登机桥对接飞机的时间从3分钟降至1分钟,加快登机桥运营效率和机位周转效率,同时,技术的应用将大量减少现场操作人员的数量,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最终因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让整体机场运营受益。
“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集成了智能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其能分析数据异常情况,使登机桥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登机桥整体状态并提前预测故障发生情况,对设备进行维保准备。”梁乐贤说。
这些技术的研发进展也备受国内外关注。2017年10月,中集天达的无人驾驶桥获得了荷兰机场的首个订单合同,据中集介绍,来自挪威、法国、中东等全球各地的机场也表现出了合作意向。中集空港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球航空业特别是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向好,技术升级和新技术更新将带来更大的潜力市场。
航空智能化市场前景看好
登机桥的智能化是航空智能化发展时代的一个缩影,当飞机变得越来越智能时,地面航空设备的智能化数据对接和智能应用也将充满想象力。记者了解到,除登机桥之外,中集集团的空港业务几乎涵盖空港地面设备的各种类型,近几年中集空港业务持续呈增势,去年已实现营收32亿元,同比增长14%。
在12月19日的一次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也表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航空制造技术融合,大力推进技术及装备创新应用,加强试点先行,推广典型经验,切实推进航空工业的智能化转型。
不久前举办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有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化”已经深度影响了航空的未来。从预算研发到试制生产再到定型试飞,从供应链到装配线再到航空城,从原材料到产品运营,一切都要求建设更加科学高效的运行生态体系,朝着航空智能制造方向快速演化。
扫一扫获取最新精彩内容与学习资料
人工智能技术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851688011@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人工智能产业 > 自动驾驶 » 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深圳中集空港基地检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