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网

以奔跑者之姿砥砺奋进 湖州:产业新潮涌 汇聚新动能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产业“新”潮涌动,经济量质齐升。盘点2024年,湖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创新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向“新”向“绿”、亮点纷呈。

  从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到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湖州不断拓展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彰显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奔跑者之姿。

  2025年刚启幕,工业总产值迈上万亿元台阶的湖州持续加速跑。

  外引内育新兴产业聚能起势

  制造业始终是湖州最突出的比较优势。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湖州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9.2%,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去年以来,湖州再次将重点落在项目上,以重大项目推进,厚植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日,位于德清莫干山高新区的浙江宝泰电源有限公司“年产1亿安时梯次利用锂电池PACK智能制造基地及汽车零部件智能再制造项目”现场,两栋主体厂房形象初显,工人正进行装修收尾。“2023年8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一期项目预计在春节前就能竣工。”项目负责人介绍,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为确保项目顺利投产,湖州莫干山高新区专门组建服务专班,全程给予保障服务,最大限度将竣工时间节点前移。

  重大项目支撑得力,新兴产业拉动有力。近年来,湖州坚持以“链”布局,在迭代打造八大新兴产业链2.0版的基础上,落实落细“链长+链主”“161”推进机制。围绕八大新兴产业链等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领域、重大项目集聚。

  “招商引资”是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为精准招引一批“填空型”、“补充型”、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湖州成立产业链研究与合作中心,精准绘制八大链“招商地图+产业地图”“人才库+项目库”的“两图两库”。

  “我们组建了产业链研究与合作工作专班,开展产业链细分领域深度研究,定期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湖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还加强与中物联、沪汽协等行业协会,以及工信部产促中心等机构合作,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信息,获取第一手项目线索,靶向招商。

  除了“前端”发力,多部门聚焦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做好“后端”服务。通过开展项目全周期“赛马”比拼,对平台内产业项目,围绕开工、竣工、投产、上规、达产等重点环节,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同时,为加快项目“双进双产”,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提高制造业项目投入产出效率,加速推动莱宝高科、三一高空机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吉利smart、智芯动力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对产业引领起到明显支撑作用。

  “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持续向好,逐渐成为湖州的‘门面担当’!”湖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1至11月,该市新引进八大新兴产业链项目集聚度达85.8%,八大新兴产业链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6.7%,比2023年提高2.5个百分点。

  目前,该市计划总投资3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05个,较2023年同期增加99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9.1%,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13.7个百分点。

  向新而生传统产业进阶升级

  眼下,位于南浔区旧馆街道的浙江富超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成品仓库内,工人将一箱箱布料装车,准备发往东南亚地区。作为一家传统纺织企业,目前富超纺织的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生意红火的背后得益于企业的主动出击。为扩大市场份额,今年企业早早就组建销售团队参加海外展会,上门拜访客户,全球多地寻求商机。

  “我们车间配备全新的数字化智能纺纱设备,产品品质完全能满足海外市场需求,今年预计总产值将突破2.5亿元。”企业负责人说。

  追求创新驱动和数字赋能,是当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传统产业蓄势之举。浙江富超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正是湖州主动求变,以创新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传统制造业在工业经济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是湖州重塑“老底子产业”的打法。近两年,湖州市谋划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对于特色优势明显的健康座椅、家装木业、时尚童装、纺织面料等传统行业,湖州制定“一业一策”扶优扶强方案,采取高端个性定制、智能化生产等手段强设计、提质效,提升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对于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印染、水泥、铸造、墙材等行业企业“先立后破”,制定“一企一策”方案,以入园集聚、设备更新、绿色技改、兼并重组、关停淘汰等方式加快提标提效改造。

  通过举办“安吉椅业杯”中国座椅设计大奖赛、全球高定家居设计创新大会等活动,安吉绿色家居知名度不断提升;在泰国建立的湖州(东盟)海外营销中心,集聚百余家童装、绿色家居企业,有效扩大“南浔中国高定家居之都”“织里童装”等区域品牌影响力。

  数据显示,湖州市2024年推动226家企业改造升级,完成年度目标的161%;去年1至11月,全市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速同比增长5.2%,居全省第3位,高于省均6.8个百分点。

  跳出传统优势找后劲,湖州加速推动设备改造更新,增强产业提质升级“新活力”。2024年以来,湖州抢抓国省“两新”“两重”重大政策机遇窗口期,率先在全省开展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创新出台“131”金融支持计划,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和实施技术改造。随着“两重”“两新”和一揽子增量政策集成效应,湖州生产较快增长,需求继续扩大,市场预期持续改善。目前该市31个“两新”项目被列入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盘子,获得支持资金5.04亿元,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今年,湖州市还将在重点传统产业中推进智能改造提升行动,推进工业机器人、数控装备、传感装备、监测装备、物流装备等新技术和工业控制软件应用,遴选一批技术改造标杆示范企业,提升传统行业生产制造水平。

  腾“云”驾“物”

  数字经济奔向未来

  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培育未来产业是重塑竞争新优势的必答题,也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培育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抢答题。

  紧盯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围绕4210现代产业体系,湖州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光电、物流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同时,加快突破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领域。

  走进南浔区菱湖镇的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3.01亿元的浙江新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集成电路高端光刻胶树脂生产项目已经进入关键期。据介绍,该项目是高端光刻胶核心原料国产替代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实现产值2.3亿元。

  从国家大战略中找准“小切口”“挖深井”,湖州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北斗智驾、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赛道。2023年4月10日,德清成为首个以县域为主体创建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至目前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已引育千寻位置、浙江国遥、浙江中海达等各类“地理信息+”企业430余家,形成涵盖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等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出炉,德清携手杭州、桐乡以联合体的形式入选;2024年10月,工信部办公厅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我省湖州与杭州、宁波三地共同入选。

  未来产业的培育需要前瞻布局,更需要集聚创新要素,做强“智力”支撑。近年来,湖州加速创新储备,浙大湖州研究院、电子科大(湖州)长三角研究院和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相继落户。

  去年9月,湖州市与浙江大学开启新一轮校地合作,剑指助推当地仿生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新合作模式下,浙大湖州研究院与湖州国际人才创业港共同形成仿生智能机器人“一链贯通”的局面——浙大湖州研究院(研发)、仿生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转化中心(转化)、人才基金(投资)、仿生机器人产业园(生产),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密度聚集。

  “空中快递”运送血样,开辟快速生命通道;“空中哨兵”实时监测,守护一方绿水青山;“空中卫士”识别隐患,全力护航万家灯火……低空经济发展为老百姓“解锁”出丰富应用场景的同时,正带动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德清通航制造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吸引包括中航通飞、氢航科技等多家企业落户,培育了一批涵盖教练机、轻型运动飞机、固定翼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制造研发企业,实现了从单一零部件生产到整机交付。去年10月,2024无人机创新应用大会在德清举行,17个低空经济项目签约落户,助力德清打造华东地区的“天空智城”。

  湖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该市正强化与本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合作,适度超前布局创新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大模型、数据、算力等。同时,整合高层次人才、产业链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打造湖州引才引智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人才生态。

  湖州正努力强筋壮骨挺起产业强市“脊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

人工智能技术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等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1851688011@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首页 > 新质生产力 » 以奔跑者之姿砥砺奋进 湖州:产业新潮涌 汇聚新动能

感觉不错,很赞哦!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